新闻动态|News Event
本次会议为线上会议。会议由《指南》项目组长/北京协和医院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大会邀请中日友好医院崔副院长和北京医药卫生经济研究会范教授共同主持。参加会议的还有北京协和医院张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研究中心张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卢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杜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中心陶研究员、北京友谊医院刘教授、301医院李主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戚主任、北京儿童医院徐教授、包头医学院一附院王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贾教授以及艾昆纬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咨询顾问赵女士等参会。
李教授在致辞中说,目前靶向治疗的药物进展太快,使有些学科的治疗领域取得颠覆性的改变。肿瘤科、眼科、皮肤科、骨科和罕见病等,有些无药可治的疾病能够有了治疗的机会。这里有些是新的、突破的进展;还有些是比以前的药有更好的临床价值表现。这类药也涉及到一个共性的问题:靶点的作用机制。这会涉及到很多新增加的适应症,我们如何进行医保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这方面研究的综合评价是多学科的,要有临床专家、医保专家、药物经济学专家和药学专家共同来商量探讨,为我们政府决策和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方面和技术方面的支持。这是一次非常好的交流、分享和学习的机会。感谢各位参会专家,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徐教授分享的题目是“特应性皮炎临床需求及创新药物治疗进展”。徐教授介绍说,我国特应性皮炎患病人数较多,其中中重度患者居高,疾病负担不容忽视;除皮损和瘙痒外,AD的巨大且易被忽视的疾病负担还包括生活质量、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受损;AD系统治疗存在诸多挑战,涉及①传统药物缓解率低,耐受性较差;②外露和敏感部位的难治性;③病程中反复复发等 。生物制剂提高AD系统治疗缓解率,但在真实世界使用中仍存在诸多未被满足需求。特应性皮炎(AD)的发病机制涉及体内的多个免疫通路,JAK是多个信号通路的共同下游,因此成为极具潜力的治疗靶点,通过靶向JAK1可以同时影响多个驱动AD病理生理发展的过程。乌帕替尼因满足儿童用药条件获CDE优先审评审批资格,是我国目前首个也是唯一、一次性获批可用于青少年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口服靶向JAK抑制剂;可快速、强效、持续缓解瘙痒,改善皮损;对外露部位(头颈部、手部)皮损有较好的疗效;国内外指南均提及乌帕替尼作为AD的系统治疗药物,在多项Ⅲ期临床试验中所覆盖的病患样本量足够大,暴露时间足够长,表现出的安全性特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科贾教授分享了“创新药在类风湿关节炎和银屑病关节炎治疗中的展望”。贾教授讲解说,银屑病关节炎(PsA)是一种高度异质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累及全身多个领域,PsA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与银屑病(Ps)相关的炎性肌肉骨骼疾病,通常类风湿因子血清呈阴性,并累及多个领域。类风湿关节炎(RA)是风湿免疫科的第一大疾病,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以慢性、进展性、多系统性的关节破坏为主要疾病特点,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这两种疾病作为典型的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疾病负担大。RA治疗缓解率的提高、PsA诊断治疗率的提高是临床尚未被满足的需求。乌帕替尼缓释片是针对JAK1“定制设计,优化匹配”的JAK抑制剂,可快速且全面改善RA和PsA的疾病症状,具有长期安全性数据;它是全新第二代高选择性靶向JAK抑制剂,疗效更好,安全性更佳;与阿达木单抗(国际临床治疗金标准)头对头Ⅲ期临床试验证明乌帕替尼缓释片在RA和PsA治疗上均显示优效或非劣性结果。
艾昆纬公司咨询顾问赵女士分享了“乌帕替尼缓释片的多维度价值评估”。赵顾问介绍说,乌帕替尼是多适应症的产品,已经获批三个适应症。多适应症药品的医保管理模式主要分为“按适应症管理”和“按通用名管理”,多适应症药品按通用名制定统一支付标准有两种操作模式“综合评价法”和“简易调整法”。乌帕替尼是典型的一大多小,多适应症药品,适用于简易调整法。随后赵顾问还从医保评价的维度,包括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分析。其结果表明乌帕替尼缓释片作为中国首个获批治疗多个适应症的第二代高选择性靶向JAK抑制剂,交叉满足多个治疗领域未满足的临床用药需求,在多个维度上体现其临床及社会价值。
会议讨论环节,专家们从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公平性等多个角度展开讨论,并针对多适应症药品准入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范教授:感谢专家们从多学科的角度明确该产品的价值定位,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临床患者尽早用上好药新药。再次感谢各位专家的学术指导!
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