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品综合评价指南参考大纲》项目例会于2015年10月17日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药学会主办,北京普瑞快思医药咨询有限公司承办,感谢阿斯利康(无锡)贸易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会议由卫生部北京医院孙春华教授和北京世纪坛医院袁锁中教授主持;项目组长李大魁教授、何平研究员和部分委员都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项目组长李大魁教授、何平研究员致辞。
本次大会还特别邀请阿斯利康(无锡)贸易有限公司的代表介绍了其主要业务和产品。
项目秘书金岩老师汇报了项目组现阶段工作进展情况:项目在阿斯利康公司的支持下,自2009年启动已有近6年时间。期间项目的研究成果,即《中国药品综合评价评价指南参考大纲》1.0版面世,并在《药品评价》杂志上正式发表。今年上半年《指南》已升级到2.0版。希望从之前的学术研究上升到实践,与实际相结合,把具体的药品代入到指南中来评价,已检验其效果。在此前项目组召集了北京的部分专家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讨论,对评价表格进行了又一次修正,并决定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由北京天坛医院赵志刚主任牵头执行,由天坛医院朱斌和杨莉老师承担具体工作。
天坛医院赵志刚主任也在会上作了精彩发言,他首先强调,评价药品的标准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随后赵志刚主任对评价指南参考大纲内容作了具体汇报,把指南的各个指标又给大家分别作了详细说明,希望在座专家能够在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的重要性排序、权重分布以及确定评价内容的子项目及权重问题上给予专业指导。
解放军306医院吴久鸿教授从糖尿病治疗费用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糖尿病现况及其并发症的经济负担情况。卫生部北京医院潘琦教授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多重管理,直击核心——艾塞那肽的机制疗效》,主要介绍了GLP-1的治疗意义和作用机制、艾塞那肽的药理学特性、临床特性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中日友好医院卜石教授的报告名称是:《DPP-4抑制剂药理学特点及应用》。主要介绍了肠促胰素治疗糖尿病的历史背景、DPP-4抑制的药理学特性及临床应用情况,并对比目前在国内批准上市的几种DPP4抑制剂,重点介绍了西格列汀的药理学特点。
北京宣武医院鲁梅花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机制、证据、指南:如何看待DPP-4抑制剂的角色和地位》,重点介绍了沙格列汀的药理学特点和临床应用。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沈洁教授介绍了阿格列汀的药理学特点。
北京首钢医院王闻博教授介绍了利格列汀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北京协和医院李文慧教授介绍了维格列汀的药理学特点与临床价值。
听取了大家的报告和讨论之后,李大魁教授指出,很多指南上都有写到DPP-4抑制剂,而没有单独分出具体的DPP4产品。我们在做这种药物分析时,可以参照历史上类似药物案例的方法去研究。糖尿病研究与其它类药物的不同之处在于,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非常复杂,涉及到的变量很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也给我们研究和评估带来一些困难。但也有相对容易的地方,比如对于有效性的判断上,这些有客观指标,有效性的研究技术方面也比较成熟。不良反映安全性问题,特别是低概率发生的不良反映,一定需要靠时间和暴露人群数量来发现,所以在衡量这些药物时,除了安全性方面,还要靠大量数据的积累。在分析同类别药物时,更多的是要关注其药代方面的差异。研究这些参数的差异对于临床上是很有意义的。此外,还要分析这个药对于特殊人群是否有价值?如对老年人或肝肾功能不好的病人等,要按照细分的人群给出合理的定位。从医保的角度来看,他会选择集中用于获益最大的人群。我们要结合国内外的经验进行定位,才能把我们的评估结果客观的呈现出来。DPP-4这类药是进展最快的一类药,我们必须掌握这种药的便于评估、指导、报销、使用、准入的方法,最终通过我们的评估,给相关部门提出明确的建议。
最后,项目秘书金岩老师表示,会后把表格按照各位专家的意见再次进行修改,在后期实践过程中,如发现哪个地方做得还有不足或存在缺陷,到时再向大家请教,随时修正。